3/17/2016

工作學不到東西:三個自立的方法



在資訊科技的公司裡工作的人,無論年資,大概常會聽到有人提到「在這裡學不到東西」「這個team沒有給足夠的訓練」「在這裡的發展有限」等等的牢騷抱怨。抱怨自然是人之常情,不過,個人職涯最終還是決定於自己。換言之,大部分的情況下:公司,環境,同事,工作內容...等等大概都不是「學不到東西」的主因。

任何情況下,都有以下三個實質的方式可以嘗試。


方法一:理解事實


任何事情,一開始都應該理解事實。

先確定是組織或者公司無法給予足夠的學習機會,還是自己沒辦法自我學習?假設沒辦法判斷,99%大概是屬於沒辦法自我學習的情況。

事實無好壞之分,事實只是單純的事實而已。然而,試圖了解事實有時候並不簡單。

一個剛畢業的學生,除非是高斯埃爾米特之類的天才,否則幾乎在任何組織裡,都有可以學習的事物。特別是在資訊科技領域裡,無論是正面學習,側面學習,甚至負面學習,在一段不長時間內(1-3個月)一定可以學到某些新技術,某些新觀念,某些應該避免的不正確的事情。

如何了解事實?可以試著問自己以下問題:

(假設處在一個軟體開發的組織中)

* 在這個組織裡面,所有相關技術你都能有效掌握?

* 組織中沒有人比你資深?

* 組織中比較資深的人,你都了解他過去的工作經歷?

* 目前組織中使用的程式語言,開發工具,你都已經徹底瞭解其優缺點?

* 目前整體開發過程的技術問題,都已經了解真正原因,並能務實地加以改善?

* 對於類似的軟體開發專案,類似功能的產品,都已經了解相較於自己團隊的優缺點,以及技術差異?

如果以上回答都是YES。事實就是這個組織真的無法讓你學到東西。不過如果有回答是NO,事實可能是你需要知道怎麼學習。




方式二:學習如何學習


請參考如何充實自己篇。

學習的本身是需要學習的。雖然每個人的學習方式略有不同,但提昇自己如何學習的能力,遠比把自己放在「可被教學」的環境來的重要。

簡而言之:花錢去上教學課程,在工作中有資深同仁可以帶領,參加各類型研討會...等等,這些雖然絕對益於個人成長。但是,「靠自己獨立學習」卻是一個難能可貴的技能。

而這項自我學習的技能也是需要學習。這衍生出看似複雜的問題:個人能否自我學到自我學習的技能?

撇除邏輯上的矛盾,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最為重要。若還沒有找到,可以參考如何充實自己篇。

舉個實際一點例子,假如你想學習作為一個好的軟體團隊中的QA,隨便在google或者youtube搜尋一下相關字眼,起碼可以找到數十個相關的教學文件甚至錄影。

認真花上幾個小時看完以下網頁以及教學錄影,相信你對這個主題肯定有某程度的瞭解。這都是僅透過"how to be a good software QA" 以及相關關鍵字搜尋得來:
1 http://www.guru99.com/software-testing.html
2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sab0dblUpIE
3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G5RpYi2dT04
4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j8kY9txH2bc
5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xCwkjZcEK6w&list=PLXXvO4OXeJrfbPrI0CV-re2VkdiV1dC7X 
6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vimfiZZ4NI0&list=PLZTe0pWS8OYv3KYWJTZT_3chbtpXBoiOz&index=6
7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OLayCNOPWIo

8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hMfPCdF07hA






方式三:做出結果


資訊科技相關工作,特別是和軟體開發有關的工作,「學習」是很重要,但是「產出」卻更為重要。而產出就表示有具體的結果出現。

例如:這幾年data scientist相關話題非常熱門,有許多已經在職場2-3年的軟體工程師,常常會以這工作能否讓他有「data scientist經驗」為學不學到東西的考慮因素。

然而,其實特定技術領域,學東西最正確的方式,應該是自己能做出「某種結果」。

如果想要有data scientist工作經驗?有太多現成的「真實」工作經驗可以自行取得。

在大部份組織內部,都有很多無形產生的資料。這些資料,絕對足夠一個程式設計師學習以及做出學習的結果。

例如:

  •  程式碼版本控制系統(git, subversion, svs)。含有整個專案開發過程的「實質進展」資料,可利用他做時間序列分析,程式設計師個人績效分析。目前早有許多專案提供工具。
  • 組織的AD資料。正常情況下含有可供內部公開使用的資料,例如組織架構,人員變更。
  • Web Log。現在大部份的專案多少都使用HTTP,他必然會產生足夠大量的Log。一般Log分析工具(例如AWStats)已經可以做基本的資料分析,再配合machine learninig就可以做出各種有趣的結果



至於在組織外部,機會更幾乎是無窮盡的,也可以透過某些網站取得真實的資料,做真實的工作。例如:kaggle :在此有真實的專案,任何人都可以取得資料,透過自己的能力,完成資料分析專案。其他像是一般外包的網站:upwork.com也會有類似的工作,但可能不見得可以取得真實資料。

以結果為導向的學習,會比較腳踏實地,並且容易達到想要的效果。然而需要個人的興趣以及決心來支持。




參考:努力的三個迷思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