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/14/2016

企業巫醫 - 人才管理...人才根本無法被管理



任何能在企業講幾個小時的顧問,都一定會說「在組織中,人的問題最重要」

雖然這句話說的似乎很有道理,但是等同於廢話。這和「颱風明天會來,所以會刮風下雨」一樣,人盡皆知,說了等於沒說。

但是只要是軟性的課程,例如:成功主管的教練技巧之類。都會開宗明義的,告訴虛心向學的主管們,「人的問題很重要」,並且在接下來的8小時,展示一些似乎有用,但很難執行;或者幾乎沒用,但容易執行的技巧,來讓經理們主管們理解:「人的問題很重要 - 但是也實在太難  - 請自己好好體會,好好努力吧」。比較好的顧問,會拿自己豐富的失敗經驗(註1),用作為警惕 - 這樣還算有價值。但只靠講話的顧問,就只能如同電視名嘴一樣,以幽默的方式打發大家的時間。

既然知道困難,也應該認知困難的地方,透過承認困難,踏實的因應困難,才能在人才培育與經營上找到對組織有用的創造性作法。

對於眾多企業巫醫來說,讓事情變得越複雜,越困難,越不能解決,自然就容易強化巫醫的效果,並且萬一巫醫的作法不靈驗的時候,也容易找到推卸的方式。畢竟,是惡靈不願意配合你的祈求,不是巫醫的錯。

如果你恰巧是資訊科技的主管:無論是軟體開發團隊經理,或者資訊部門主管,只要你負責「管理」團隊,則團隊的人才經營策略,應該會是你最先要考慮的。

無論組織有多大,無論你的職位有多小,無論人資部門的策略是什麼,無論工作壓力有多大,無論專案團隊所使用技術多神奇......無論任何理由,團隊的人才經營策略,應該是團隊主管首要考量的事情!

每個困難,作為負責管理人才的主管,都應該試圖做出合邏輯的,可執行,有創造力的解決方式:

困難一:區別人力與人才


人才之所以難管理,是因為「人才」根本無法被管理。「人力」才能被有效管理。

所有大型組織,很難真實區分人力跟人才。即便是做機械性動作的生產線員工,在效率和品質上仍然有極大的差別。從早期豐田Toyoto的全面品質管理(TQM)開始,到1999年許多人的智慧統整出精實製造(Lean Manufacturing):揭示了一件明顯的事實:

「實際做事情的人,才是真正知道怎麼做的人」

但是,這個事實卻也隱含著另一件事情:

「在實際做事情的人之中,有些人才,才是真正知道怎麼做才好的人」


但人力跟人才很難區分。以資訊科技為例,任何可衡量的指標,都只能短暫有限的區分人力和人才的差別:無論是寫程式的速度品質,完成任務的完整度時間,程式維護的難易度,對新技術學習的速度等等。這些可衡量的指標,可以很快挑出老鼠屎,可以有效的找到連人力都不算的冗員,但卻很難在短時間裡認出千里馬。

把所有可找到的指標,綜合起來,確實比較可以找到潛在性的人才。但是所花的時間成本太高,而且利用指標的做法,很可能會無意間讓組織朝向「指標」前進,而非「目的」前進。

例如,以軟體專案為例,如果指標是「完成code行數」,配合「每千行code發現的bug比率」,則有可能會產生一個大而無用的系統,程式碼很長,而且根本不會被用 - 當然也不會有bug。

任何在人才策略上,所使用參考的指標,最好都是「隱性」指標,而且必須是簡單有用,常常可以反覆檢驗。例如,這個員工,過去12個月,曾經「主動」提出並且「實作」過哪些軟體專案重要的模組。或者,這個員工,在過去12個月,曾經「主動」做過哪些和軟體品質相關的事情。


此外,以過去的貢獻和產出為區分的標準:這在軟體產品開發上是一個稍微可行的做法。但是,所謂的過去貢獻,不應該是過去35年的貢獻和產出,頂多是過去3年的貢獻和產出。而也必須要確保,這些產出,能有效被歸屬。

舉例來說,一個軟體團隊有10個工程師,共同完成一個很了不起的產品,然而因為市場的關係,產品銷售不好,最後也停止銷售。這10個工程師,仍然擁有產出的貢獻歸屬。但是!這個軟體專案的專案經理,就應該承擔產品錯誤的責任歸屬。然而,由於大部分的產品經理都能言善道,因此,最常看到的是產品經理拿著過去失敗的經驗,拿來宣稱他「從錯誤中學習」,「得到寶貴的開發經驗」,更糟的是宣稱「產品的方向沒問題是公司策略改變」。

從錯誤中學習當然是寶貴的經驗,但是「必須真有學到,然後在爾後,因這些錯誤經驗而成功」。單只有「失敗的經驗」對未來毫無意義。請參考飛鼠裝跳傘(註2)。


在科技軟體產業,最踏實地的區分出人才的方式是:

(1) 面試時以情境實例面試法,了解他過去「做過的事情」,而不是未來「想要怎麼做事」

(2) 衡量工作情況是以「做出來的結果」,而不是以「講出來的結果」,當然也不是以待在公司時間長短,請假的多寡,發表的意見等等...

(3) 盡量試圖找出人才,而不是找天才。換言之,每個人都有某些能力和特性是組織所需要的,只要這個人可以把能力和特性「貢獻並且產生」出來,那麼他就是人才。反過來說,如果他會10種程式語言,還專精6種作業系統,並且還可以解決NP compete問題的難度。但是,卻因某些因素,沒辦法貢獻他的能力到組織或專案中,那麼他依然「不是人才」



困難二:培育或取得人才


資訊科技產業大部分都會宣稱自己很願意培養人才。少數倒是很誠實地說,他們想要直接用挖角取得人才 - 特別是最近幾年的中資企業。

由於培育人才表面上會遇到「培育後被人挖角」的風險。並且,取得人才,表面上通常能在比較短的時間,開始貢獻到企業。因此,許多在成本上沒有限制太多的企業,對於中階人才使用直接取得,也就是挖角,的機會越來越大。

這兩者都有很大的困難,但就資訊科技的角度而言,無論打算培育,或者直接到人才市場找到最適當的人,都不可能避免要「人才培育」。

資訊科技人才無法由人力資源部門統籌培育,必須要由技術性的部門執行,但是技術性的部門卻不見得有空,也不見得會知道重要性。

因此,常見情況是:「我們是on job training,有問題盡量問」。

代表事實就是:「我們不會,也沒有時間訓練你,將工作交給你之後,你就要自己想辦法學習,並且搞定它,當然有問題資深的人如果有空就會回答你。過一段時間你能生存下來就是好員工」

這表示,這個組織對人才培育的策略是......沒有策略,完全看個人造化和運氣。當然,最後的組織在人才運用的結果也是看造化和運氣。

對於規模夠大的組織,其實是可以用所謂沒有策略的方式,因為人數夠多的情況下,某些人才常常能夠單靠自己的能力,脫穎而出。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脫穎而出的人才,很容易就會被其他組織「取得」。

雖然人才培育很困難,但是比較腳踏實地的做法是:

(1) 對剛加入的人,無論資深還是資遣,根據組織的現況,給予1-3個月的足夠學習期間,訂立學習計畫,在還沒有正式給予任務之前,有對整個團隊,先有全盤性的了解。

(2) 對於已經在組織很久的人,盡可能就現有的專案,進行延伸學習,這個延伸學習不見得是要去上課,可以提供他們「考證照」的經費,讓他們透過「考證照」來主動學習。請謹記:考證照不見得要考很貴的,因為重點不是在於證照本身,而是在於學習。


困難三:薪資獎勵


對於白領技術人才而言,薪資獎勵難以取得真正效果。

首先,傳統的增強理論,對人才:完全沒用!完全沒用!完全沒用!

但是對人力或冗員倒是有些效果。但企業組織為了表面上的公平,通常會試圖制定一體適用的政策,因此,大部分的傳統企業,或多或少都會運用蘿蔔跟棍子。

薪資獎勵,無論有多驚人,都屬於保健因素。換言之,如果不滿意,就很難留住人才,但如果滿意了,也只是「錢有到位」如此而已,一旦不能滿足激勵因素,換言之就是「心委屈了」,仍然無法用薪資獎勵來留住人才。

但反過來說,用夢想,希望,成就,甚至改變人類的命運等等「自我實現」的理念來作為取代薪資獎勵,恐怕也絕對行不通,因為激勵因素和保健因素,兩者無法互相取代。參考:雙因子理論

大型組織中的某部門,或者某團隊負責人,通常也無法對薪資有大幅改變的權力,頂多是在年度考核的時候,決定某個人加薪的多寡,或者紅利的多寡。薪資獎勵,對有足夠規模的公司而言,整體結構早就是固定的,第一線主管僅有調整的空間。因此即便可以透過薪資獎勵來激勵員工,也不可能巨幅調整。即便可以巨幅調整,也不可能長期滿足。

因此,資訊科技根本不可能用薪資獎勵的方式激勵人才,留下人才,讓人才持續對組織貢獻。

既然不可能,就要換別的方式:



無法用薪資激勵人才的解決方式:



(1) 選擇


提供選擇,或者讓團隊了解選擇。

早在2008年,Zappos就已經設立了離職獎金。讓想要離開的員工,更容易選擇離開。因為,一個勉強留下工作的人才,肯定不會認真付出,他就會成一個人力,更慘的是會變成冗員。而組織要花更多的時間成本。

在台灣作為第一線主管,大概很難說服人力資源部門執行這麼激進的作法。但是,在職權範圍之內,可以清楚的告訴成員,離開組織是一個選擇,當然很歡迎你做出「貢獻」組織的選擇。大部分的人才,在被鼓勵自由選擇的情況下,一旦做出留下的選擇,其貢獻一定會是「人才」的貢獻。

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。

從1945-1962年間,不斷重複進行蠟燭實驗。到最近一本很紅的書:如何讓馬飛起來,之中提到的Amabile所做的獎勵 vs 選擇研究。都不斷指出,有創造性的工作,在事先已經知道有獎勵的情況下,其實績效比較差。

以下摘錄自「如何讓馬飛起來」一書:


60名大學生,他們將參加一項人格測驗才能拿到學分,測驗過程中,研究人員假裝錄影機壞了,無法繼續進行。然後她告訴其中一組,稱為「無選擇─無獎賞」組,他們必須完成拼貼畫來代替測驗。另一組「無選擇─有獎賞」,必須完成拼貼畫,但是可以得到2美元。詢問第三組「有選擇─無獎賞」,是否可以做一幅拼貼畫,但沒有任何獎金。再問第四組「有選擇─有獎賞」,是否願意做一幅拼貼畫,拿2美元獎金。為了加強獎金效果,她在獎賞組創作時,把兩張紙鈔放在他們面前。最後全部的作品由一組專家進行評審。這次實驗裡,獎賞果真激發出最有創意的作品──來自「有選擇─有獎賞」組;但最沒有創意的作品,也與獎賞有關──來自「無選擇─有獎賞」組。沒有獎賞的兩組,得分在兩者之間。就創作而言,選擇改變了獎賞所扮演的角色。創意表現最差的那一組,問題顯而易見:他們感受到的壓力最多。
而「無選擇─有獎賞」,正是大部分上班族工作時的實際處境


但是,如果這個獎勵,是事先有選擇性的,也就是可以選擇,那麼績效會更好。文中所提到上班族工作的情況是,無選擇-有獎賞。

其實第一線主管,是有機會加以改變:只要坦然的羅列選擇,不斷的提醒團隊成員:「這是個全然自由的世界」,「你可以去你想要去的任何地方」,「我絕對不會阻止任何人離職,甚至會幫忙寫推薦信」,當然也要提醒:「我不想要任何人離開,在這個團隊我們會讓每個人有機會成長為人才」,「雖然我不能保證薪水,但我能保證你必有成長」


(2) 人才合作 vs 人力合作 


團隊如何合作,是主管最能影響團隊的事情之一。簡單的說,資訊科技團隊必須要能先考慮彼此優勢,透過發揮彼此長才合作;而不是考慮彼此的劣勢,透過避免發生問題的方式合作。

只要參考經濟學上的比較利益法則,找到團隊成員彼此間比較利益的優劣,就有機會讓大部分的人「變成」人才。

但如果在工作分派是以「剛好誰有空」這種區分方式,就會讓大部分的人變成「人力」。


(3) 成長優先 vs 產出優先

人才的成長培育優先,或者產出也就是績效優先?乍看之下是二選一的問題,其實是必須要獲得雙贏的問題。


作為第一線主管,必須要透過培訓以及帶領的方式,有效讓人才成長,透過人才成長,讓產出更有效率。

如果面臨二選一的情況,在短時間當然選最適合的。但是中期長的規劃,必須一定要能滿足兩者。






註1: 通常不太會有成功經驗的分享,因為在人才管理有真正成功經驗的人,很難有機會變成企管顧問。

註2: Franz Reichelt, 飛鼠裝的先驅,然而他過去的飛鼠裝實驗都沒成功過,就嘗試從艾菲爾鐵塔跳下,結果當然是...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