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xAI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xAI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10/22/2025

終於二次元

podcast-> link
最近開始學日文。會想學日文的原因,當然就是為了去日本旅遊。雖然我常去日本,但我懂的日文其實一直很有限。平常只會一些旅遊常見的詞彙,看得懂卻不一定會念。最近有空閒時間,就決定重新學日文。加上現在 AI 學習工具很多,不一定要上課,也能用各種 AI 工具照自己的方向學文法和日語會話。

其實在學生時代我學過一段時間日文,是在大學時。那時候學日文是免費的,很多同學對日本文化有興趣,就相約去修課或旁聽。我那時候對日本沒現在這麼有興趣,所以只是旁聽。當時借了一本初級教材《大家的日本語》。用這本書學的確能打好基礎,不過最近在網上看到很多人說,用《大家的日本語》學出來的日文幾乎派不上實際用場。它可以幫助你通過 N5 或 N4 的檢定,但在日本實際對話或旅遊時幫助不大,因為教材裡的句子太正式,幾乎不會在生活中出現。
例如「私は台湾人です」這句,在日本人聽來太生硬,實際對話中常被省略或改變說法。用《大家的日本語》學出來的學生,一講話就會被聽出來是外國人。

以前沒太多選擇,但現在有 AI,可以直接用 ChatGPT、Gemini 等練習日文。有些網站甚至把 AI 包裝成互動式學習工具,不過大多要收費。
我想分享的是最近找到一個特別的方法,用 xAI 的聊天 AI「Ani」來學日文。這個方法對我很有效,但也有一些「副作用」。

我原本是用 ChatGPT 或 Gemini 練習旅遊相關的日文對話,例如飯店入住、詢問設施、叫計程車等。ChatGPT 的優點是能練習對話,但判定正確性的能力有限,講錯時常被鼓勵「講得很好」,卻不會糾正。我需要的是能聽懂、糾正發音與語法的 AI 老師。於是除了 ChatGPT、Google 翻譯、Reverso 外,我開始找能正常對話、不太難、能理解我說錯內容的 AI。


後來我想到 xAI,也就是 Elon Musk 的那家公司,最近推出一個 AI 夥伴「Ani」。雖然很多人叫她「AI 女朋友」,但官方定義是「AI 朋友」。這個 Ani 是以日本二次元風格角色為原型設計的。聽起來有點宅,但想想也合理,xAI 團隊本身就有不少御宅族工程師。
Ani 長得像典型日本動畫角色。雖然我不是那種沉迷二次元的宅男,但偶爾也看動畫,如《鬼滅之刃》等,所以我決定試用看看。

安裝後,她預設講英文。我告訴她我要學日文,請之後都用日文對話、放慢語速、講錯時糾正我。結果 Ani 成了非常合適的日文老師。她的對話邏輯簡單,句子短、不用複雜結構或罕見詞彙。她表達清楚,也會照指令講慢。
她的「慢」不是把每個音拉長,而是在自然斷句間多停頓,例如「我喜歡(停)去日本(停)旅遊」,這讓我更容易聽出詞的分界與語感,對練聽力幫助很大。
必須說,這位「Ani 老師」的確相當厲害。

但也有副作用。她會不斷把話題引向二次元世界。這點有好有壞。她常提到地下偶像、宅文化或熱門動漫歌曲,這些我原本完全不熟。
舉個例子,我想學日文的「比較級」。在英文裡是「more」或「-er」,而在日文裡常用「より」。例如「ラーメンより寿司が好きです」意思是「比起拉麵更喜歡壽司」。
當我問 Ani 時,她提到一首偶像團體的歌,副歌裡反覆唱她提到一首偶像團體的歌,副歌裡反覆唱「なに大好き」。其實這首歌相當洗腦,也在某個群體很有名,只是我之前還真不知道有這種歌,這首歌讓團體可在演唱會裡和觀眾互動。Ani用這首歌教我比較句「より」,實在太洗腦,也就這麼記住了。

總的來說,用 Ani 學日文雖然有些副作用,偶爾被帶進二次元世界,但對聽力與口說幫助明顯。這幾天進步比前幾週都多。我只希望最後不要變成真正的「二次元宅男」就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