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/12/2016

靠感覺做專案管理 - 鐵定失敗



真實故事:


有近70個工程師參與的軟體專案的組長會議中,除了專案經理之外,另有8個負責領導開發不同模組的組長一同與會。

例行的報告進度後,專案經理看了一下大家,帶著遲疑的臉說:「在兩三個禮拜大家的模組就都完成了,如果沒有問題的話,應該整個系統同時也都弄好了吧?」

負責UI以及整合模組的組長,看著大家漠然不語,也只能硬著頭皮的說:「現在最大的風險在於:如果所有模組都在最後實現完成,那根本不會有人知道組合起來會發生什麼事,所以我只好老實的建議,要不就額外增加整合測試的時間,要不就要減少某些模組的功能讓他可以早點進入整合」。

但其實大家心裡有數,這麼多人在短時間開發出來的系統,不可能在短期間整合完畢。

未料,專案經理似乎沒有體會事實,他說:「接下來大家就要在努力一點,就快要搞定了」。

可能是心情不好,在加上長時間加班的火氣:某組長就說:「我們到目前為止的問題是在於我們不夠努力嗎?」。

專案經理當然說:「不是,我知道大家都很努力...」話未說完,該組長就說:「既然問題不在於我們不夠努力,為什麼叫我們更努力,就可以解決問題?」。

專案經理:「...」





許多失敗的專案管理者,在遇到困境時,只會用幾個永遠不會有好結果的方式,來試圖解決問題。常見的方式像是:無意義的加班,默許降低品質,虛報進度,哭訴人力不足要求增加人力。在緊要關頭,這些作法都不會有好效果。只會這幾種方式的專案經理,儘快離開管理位階,才會是組織最大的貢獻。

最有天賦以及領導力的管理者,通常擁有不可言喻的直覺,並能透過直覺透徹專案。很遺憾的是絕大部分的人不會有這樣的天賦,特別是作為軟體專案經理者。很難具備以敏銳直覺,完成複雜系統開發。

然而,專案管理其實不需要天賦,所有人都可以透過自我學習,了解專案管理的精隨,透過自身的努力作個稱職的專案經理。和所有重要的事情一樣,首先是要了解事實。在略具規模的專案,應該透過事實的呈現,來了解專案目前進度,可能的風險,遭遇的困難,以及解決方式。

而且,只有盡可能了解事實,面對事實,才能引發可行的創意行動。


事實的取得有三個面相:

恰當的衡量:


恰當衡量,是判斷專案經理的好與壞的關鍵之一。恰當:簡而言之,必須是可行,正確,有效,有意義,精簡的衡量。

近年來Scrum蔚為風潮,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對於進度的恰當衡量。通常專案進行了一段時間之後,burndown chart可以清楚的顯示,現在專案的進展,和是否可能在預定期限內完成。也因為burndown chart展示的是不可否認的事實,讓Scrum的團隊在取得洽當的衡量之後,做正確的因應。

不恰當的衡量,出現在幾乎所有失敗的專案場景裡。

有些專案經理會依賴WBS的圖表,來看進度是否得當,但WBS是固定的無法調整,即便調整,也很難追溯過去調整的細節。WBS在軟體專案中,很難達到可行,正確,精簡。

有些專案經理,會依賴團隊成員報口述「完成」來斷定進度,在沒有看到「實品」(例如程式碼,每天自動編譯測試的build等等),口述完成不是「有效」衡量。

最慘的專案經理,會透過大型,繁複,耗時的會議,逐一確定已經完成的項目,花在「了解事實」上的時間,遠超過「做事情」的時間。這種本末倒置的既不可行,也不精簡。它唯一的好處只是在於讓原本不懂的人 - 也就是專案經理,花上不可置信的時間了解事情而已。一個不超過10人的團隊,要是每個禮拜耗費總時超過4小時在這類型的會議上,就表示專案經理沒有對技術有透悉能力,儘快換掉專案經理會是對團隊最有利的作法。



承認不確定性:


沒有人可以預知未來,必須承認不確定性,並且把可能的不確定性當做事實加以處理。當打算推測不可知的未來時,用過去之已知事實,並加上不確定性。

例如:未來3個月團隊的總人時?假設團隊成員共10人,每個月22個工作天。則總人時推測為220人日時,等於表示沒有推測。這220人日,根本沒有把「過去已知事實」考慮進去。比較好的推測應該是,220人日,減到(1) 過去3個月,這10人的總休假生病天數。再減掉(2)可能的季節性假日,例如颱風。再減掉(3) 組織已知的活動,例如員工旅遊,大型會議等等。當然,這些以過去的數字推測未來不一定準確。但是,以過去的事實推測未來的不確定性,總比當做沒看到的好得多。

一般專案管理中,不確定性會用風險管理來衡量並且控制。正是「真正」的風險,就是坦然面對事實。

失敗的專案經理在每週的報告中,會把「人力不足」當做風險,試圖避免未來失敗的責任歸屬 - 畢竟已經先在每週報告中說了,目前人力不足是風險,但是就是沒給足夠的人力。這其實單純是專案經理試圖逃避未來責任的作法。

人力不足壓根就不是真正的風險!如果人力不足是真的,那麼專案時程規劃不正確,對技術掌握不足,專案經理沒有創意來解決問題...這些才是真正的風險!假如真有人力不足,它必定不是突然出現的可能機率,它是「已經存在的必然」,風險必須是某種可能會出現的事件,萬一出現,會對專案造成及大的影響。例如,在建築專案中,大地震就是風險,必須要規範出現的機率,但它很有可能不會出現。

把不正確的風險當風險,以及不把真正的風險當風險,都是不願意面對事實的畏縮專案管理者會做的事情。



理解認知偏誤:


在專案管理中,人類認知偏誤(Human Bias) 不可能全部去除,但可以盡量避免。根據事實原則,專案經理應該承認:認知偏誤的存在,盡可能減少影響,但也要理解,不可能全然去除認知偏誤,畢竟人非聖賢,也非機器。自認為已經去除所有認知偏誤,等於是一種認知偏誤。

去除是不可能,理解並且降低偏誤,是取得真正事實的最重要的方向。

例如:在code view的精簡會議中,常出現偏誤在於,極為資深的員工的程式碼,通常比較不會被挑出問題。但根據研究,只要運用程式語言超過2年以上,資深與資淺員工,在程式碼撰寫品質並沒有太大的不同(參見約耳談軟體一書)。要去除這類型偏誤,最簡單的方式是透過系統送出匿名程式碼(在尚未commit之前),要求成員利用email寫出自己的意見,而意見也可以是匿名。

高階主管為另一個例子:高層主管對團隊的了解,大部分來自第一線主管或二級主管。高級主管必須要認知,取的團隊資訊,必然經過過濾和扭曲。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,畢竟第一線主管或二級主管也是「人」。例如,如果發現有某團隊老是有問題,進度不佳,人力似乎永遠不足,高級主管如果找第一線主管了解原因,不會有第一線主管直接了當的說「是我的問題」。但是,一個團隊有問題,75%的原因是出現在領導者身上。去除認知偏誤的方式,除了越級訪談之外,高級主管不應該詢問一級主管的「看法」,而是直接詢問可以獲得的事實。例如:目前的問題,一級主管採用哪些「有價值的作法」來解決。

偶爾進行的團隊訓練活動,也可以將人類偏誤以討論的方式作為主題。讓團隊成員知道有偏誤的存在,自然就有可能減少偏誤的發生。



只要能根據「事實」,降低並去除認知偏誤,比較有機會在困難的專案狀況下,發揮團隊潛能,並且找到有創意的解決方案!畢竟,根據「事實」,一個營利組織必然希望團隊能帶給組織真正的價值,而非僅只是達成表面目的。





6/03/2016

剛畢業準備加入開發團隊 - 三個必要的Scrum突圍方式



真實故事 1:

某個陰暗的冬天早上,悠晃進辦公室的當下,看到二十多個人圍成一個大圓圈。既不可能是營火晚會團康,也不會是祈福默禱活動。好奇的在旁邊觀察一下,在圈圈邊上的某個中年男子開始要求大家在這個stand-up會議報告進度,並祈許新採用的Scrum方法可以讓軟體開發有良好的發展。

真實故事 2:

某一次專案研討會中,演講者詢問與會人士,Scrum估計工時的時候,每個人每個工作天應該是多少小時才合理?新鮮人多半回答6-8小時。某些資管企管碩士生,大概讀了許多書,回答:「4小時」。而一個在軟體外包廠商工作的專案經理回答:「10小時」。






Scrum是最近幾年很流行的Agile(敏捷)開發方法之一。它的概念照理說簡單易懂,很容易在現有的團隊中採用運作,或許是因為趕流行?許多資訊產業開始以採用Scrum方法為榮。而各類型顧問也都開始教授Scrum,也開始頒發各種結業證書甚至Scrum Master的執照。就在短短數年之內,在台灣業界Scrum似乎無所不在,成功案例一個比一個容易找到。

但是就像其他簡單易懂的事情一樣。Scrum說起來比做起來簡單。實際實施的時候需要克服慣性與人性,克服與目標之間的各種障礙。但也因此,把握住Scrum的精神,最能夠讓畢業的學生以正確的方式加入軟體開發團隊 - 即便這個團隊此時並未實施Scrum。

追本朔源後,總是可以看出:太陽底下始終沒有新鮮事。Scrum最早正式出現在1986年的一篇文章中(Scrum最早的文獻):透過個案的深入觀察,兩位日本學者對於有彈性,有效率的產品開發過程中發現一些相似的點:內建的不穩定性,自我組織的團段,互相重疊的開發流程,多面向學習,精微的控制,組織裡習得經驗的轉移..等等。文獻中的產品大部份都是硬體,例如汽車或者影印機。

乍看之下,和現在的軟體開發方法論似乎沒直接關係,但是,而後在經過其他學者的後續觀察歸納。這種以事實為基礎的彈性結構,遠比傳統官僚結構,更能在短時間達成高效率,甚且更容易產生創造性思考的價值。


理論歸理論,如何實踐理論在工作上才是重點。


近年來畢業的資訊科技背景的學生,的確在學校多少聽過Scrum,許多資管的學生甚至上了不少相關的課程。但就實務的角度,除非教授像這位荷蘭的老師(eduScrum)一樣,真心誠意的採用Scrum在課程的本身上,否則對剛畢業的碩士生或大學生而言,Scrum就只是個似乎看的到,卻無法做得到的事情。學界與業界間的藩籬,仍然巨大看似難以突破。

因此,提供以下有三個務實的方式,可以作為剛畢業的學生突破藩籬的參考。


1.理解事實



對於剛畢業的學生來說,理解事實,是基礎中的基礎,但也確是整個職業生涯需要不斷強化的地方。

以Scrum而言,每一個要做的事情 - 也許稱之為一項backlog - 在正在執行人的手上只有三種狀態:「還沒開始」,「進行中」,「已經完成」。

在每日stand-up,最常發生的是產生另一個狀態「快要完成」,也有可能混淆「已經完成」和「進行中」,更糟的是混淆「還沒開始」與「進行中」。

舉例來說,小馮在每日stand-up會議說:「訂單查詢功能已經差不多了,因為訂單查詢結果的排序雖然弄好了,可是分頁還有點問題,但是快要好了」。也許在學校裡和指導教授報告論文進度這種描述是可接受的。但是在Scrum的精神裡,這種描述不但沒有必要,而且會引發更多問題,因為,接下來大家就需要探究所謂快要好了,是還要多久?最簡單正確的描述應該是「訂單查詢功能正在進行中,原本預計2天完成,已經花了1天,接下來1天會繼續完成,目前估計和預估所需時間一樣是兩天」

重點並不在於咬文嚼字,而是在於對事情的清楚認知。當意識到一件事情沒有完成,在產品開發裡,終究是沒有完成。

每個人多少都有報喜不報憂的心態,也多少都希望別人對自己有好印象。因此,常會有自己也欺騙自己的時候。Scrum的每日Stand-up站立會議,僅說明三件事情:1. 從上次會議到現在完成了什麼 2. 在下次會議之前打算完成什麼 3.有遇到什麼困難。僅只三件事情而已,不多不少。

剛加入任何形式的開發團隊的人,能先確切的掌握和自己相關的事實,是看似簡單卻需要時間實現的基礎。

2.控制時間


既然Scrum是屬於Agile的方法論之一,當然符合最早的Agile 12項基本精神(參見這裡)。其中幾個精神和時間有莫大關係,例如,可用的軟體大重於詳細的文件,回應變化重於遵循計畫。而Scrum是最能達到的方式。

以團隊的角度,burndown chart(燃盡圖)是最能表達團隊目前能力,與專案時間預估的方式。他的做法極端簡單,請自行參考wiki。burndown chart展示了血淋淋的事實,可以透過過去一段時間的完成速度,有效預估專案可能的完成時間。由於這種做法去除了人類心態上的偏誤(例如:大家再努力一下,接下來某東西可能比較簡單...諸如此類),因此在沒有能力,沒有創意,沒有實務開發經驗的產品或專案經理的眼中,burndown chart只是拿來參考用,不能給長官看到。

以剛畢業的學生而言,最難的事情在於預估時間,特別是在比較長期複雜的任務。


解決方式為兩步驟:
  (I) 決定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並且去做 
  (II) 額外增加研究項目(也額外增加時間)


(I) 決定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並且去做  


對於很長的項目(backlog),表示他可能隱含數個子項目,而每個子項目可能也不小。例如,讓系統可以支援facebook帳號登入。這可能就要分成數個項目。當然對於新鮮人,分拆項目可能會遺漏,但是,有分拆比沒分拆好,有估計比沒估計好。有分拆之後,如果有漏列項目,也可以清楚知道有漏列。有估計之後,估計的錯誤以後還可以作為其他項目的參考。
而分拆之後,就直接進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!確實的腳踏實地去做!不用等,也不用試著把項目分拆的很精細,估計得很詳盡。因為萬事起頭難,當已經開始進行,就很容易知道之前想法是不是正確,還有沒有遺漏。關於項目的分拆(breakdown)可以參考這篇


(II) 額外增加研究項目


如果分拆之後,很明顯的仍然難以著手,就額外列出一個有限定時間的研究項目在最前面。換言之,花個固定的4到12小時進行學習與研究,將這件事情也列入整個開發流程中。時間必定要是有限的,畢竟絕大部份的產品開發,無論多困難,都還是在有限時間一定可以找到解決方案。

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,如果在有限時間無法找到合理的解決方式,對新鮮人而言或許你也並不適合做這個行業,可預見的未來裡,或許你會勤能補拙,試圖用更長的工作期間達到成效。但是這並沒有太大的意義。因為你並不拙,只是專長不在此,在有限的時間投入內,了解自己的專長不在此,或許更能幫助新鮮人找到最能讓自己發揮專長的地方。


3.確保產出


每個backlog表示一項「產出」。只要前兩個精神:理解事實跟控制時間,已經有效掌握,那麼這一項應該不會有太大意外。然而,對於剛畢業的學生來說,無論程式能力有多強,對於產出的完整性,常常會有誤解。不過這樣的誤解其實也很容易釐清。

一般軟體開發團隊,某人的某功能程式碼寫完之後,會經過以下階段:

1. 程式碼完成
2. Unit Test完成並通過
3. 簽入版本控制系統(commit)
4. 通過code review會議
5. 合併到產品主線
6. 通過自動化編譯建構
7. 通過自動化整合測試
8. 通過QA測試
9. 經過產品經理(Product Manager)確認

在Scrum一開始,便應該定義何謂backlog完成?
- 會是 1.程式碼完成就算完成?
- 還是 6. 通過自動化編譯建構 才算?
- 甚且是要等 9. 經過產品經理確認 才算?

有許多開發團隊,產出的本身是透過「默契」來達成。然而就新鮮人而言,一開始一定比較難取得「默契」。開口詢問,並且在三確定產出的「要件」是剛畢業的學生常忽略的要點。

參考閱讀-> 如何快速充實自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