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/05/2016

成長的最好方式 - 反省





曾子曰:「吾日三省吾身: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傳而不習乎?」


反省是進步的最好方式。然而,檢討專案,檢討工作內容,或者檢討自己做對了,或做錯了什麼,卻是需要有結構性的方式來進行。光在腦袋裡想像是很難有具體效果。


普通人大概沒辦法跟曾子一樣每天反省自己,不過,新的一年通常是反思的最好時機。


檢討反省有三個要點:



重點一:目標導向


檢討需要有目標,就算是很隱私的個人檢討也是。反省的目標不同,就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。

以帶家人出去玩為例:

如果「全家開心出去玩」是「目標」。則旅途中的延誤,改變行程,物品遺失的檢討目標就應該是如何在意外發生的時候,讓家人仍然很高興的享受意外,享受旅程。

然而,如果心理設定的目標雖然是 :全家開心出去玩,但檢討的目標卻是怎樣更有效率的旅行,那最後很可能導致全家旅行越來越有效率,但大家心情越來越不好。



以專案管理為例:

在專案完成,或者一個sprint的結束,在回顧檢討(retrospective) 會議的做法,通常是讓大家以「實例」,說明哪些事情做得好,哪些事情做得不好。接下來將這些實例分類,並且用投票的方式,選出最最最需要改善的幾點,指派專人在下一階段負責改善。


同樣的,負責人是以最終目標為檢討改善的目的。假設某手機APP的開發,最終目標是「能在耶誕節前有百萬使用者」,則列出最需要改善的幾點,都必須要朝最終目標前進才對。因此:「與客戶協調上架遞延到12/24日以便確保品質」就是一個不很合理的目標。




要點二:用事實去除人類偏誤


正常人都是以自己的主觀來看這個世界,因此每個人都有對事情的偏誤(human bias)。

檢討與改善的重點在於:盡可能認知人類認知偏誤的存在,讓偏誤在不造成致命影響。不過,要完全沒有影響幾乎不可能。

人類偏誤有很多,舉一些例子如下:


歸因謬誤:對於自己的行為,容易歸類為外在因素,對於他人的行為,容易歸類為內在因素。例如,自己遲到,容易認為是塞車,或者昨天太晚睡;別人遲到,容易認為是他的紀律問題。

負面偏見:人對於不好的記憶印象比好的記憶深刻。這可能和演化有很大的關係,人必須要先規避毒蛇猛獸之類的天然風險。


稟賦效應(Endowment Effect):同樣的東西,如果已經在手上,則會難以放棄;但如果不在手上,卻認為比較容易取得。例如,自己的車子想賣,總是會想要賣比較高的價格,並且自己也會對這個高價格找出自認為合理的原因。這也是大部分物價易漲難跌的因素,因為銷售物品的人,如果已經用100元能賣出某物品:即便成本降低,即便知道降低售價可能增加業績,但在心理上很難主動降價。






誠如前述,要去除自己「所有的偏誤」是絕對不可能:沒有人是聖人,永遠不會犯錯。但是,去除不必要的偏誤讓自己朝正確的方向前進,卻是不難達到。去除自己的偏誤最好的方式就是根據事實。

因此,在檢討事情的時候僅就「事實」加以檢討。


例如:

事實是「專案每日會議,5個人有3人一定會遲到30分鐘」,根據事實檢討如何讓這3人不會遲到,不需去研究3人遲到的個別因素。也因此,根據事實,將會議時間往後延30分鐘是合理選項。

但是,如果有人試圖追尋某個老是遲到的人的「個人紀律」,「團隊精神」這並非不是事實,只是這類型的事實,沒辦法客觀認定,也不可能客觀評量某一個人的「個人紀律」比另一個人來的好。因此,這些主觀的「事實」,因太容易有主觀偏誤,不應該作為檢討的項目。


再舉另一個例子:

事實是「目前手機APP是使用者付費9美金才能下載,目前每個月約有1個新使用者」

檢討的目的如果是要增加收益,則在現在的事實基礎上,資訊是遠遠不足。因此,這個事實的討論結果勢必是「沒有足夠的事實」可以檢討。

當然要找到所有的事實也是不可能。所以,在這個例子中,起碼找到「新使用者為什麼會買」,「其他類似APP是否收費」,「其他類似的APP在不收費的情況有多少使用者」等等資訊,以便作為檢討的基礎。




方向三:行動優先


反省檢討的目的,不僅只為了知道「我錯了」,重點在於「如何才不會再錯一次」,或者「怎樣讓事情變得更美好」。

誠如前述,人非聖賢,要變成完美的人是不切實際的期望。然而,改變自己的一小部分想法跟行為,讓自己的未來變得更好,卻是可以腳踏實地的達到。


行動必須要和反省與檢討一致,至少邏輯上一致。行動的本身不見得一定要有所「行動」,有時候不做任何事情也是一個選擇,但如同這裡所描述,要確定「不行動」這個選項是和其他選項一起考慮過。

例如:「目前手機APP每個月有1個新的使用者,想推廣給更多使用者」,經過檢討之後,覺得「利用社群網站」:這裏的行動就是利用社群網站推廣。可能是利用facebook的廣告,也可以利用團隊成員每個人都到facebook上貼文,也可以建立粉絲頁。

無論如何,既然要檢討,就應該有行動。沒有行動的檢討,不具任何意義。






沈思:你大概多久會檢討自己一次?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